10个简短的红军长征故事_写作素材(感人的红色故事3-10分钟)
红军长征红色详细故事10篇
故事一: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两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一军团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狂妄计划,使中央红军主力从长征的危机中胜利地摆脱出来。
故事二: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避开了国民党军的锋头,巧妙地穿越了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江面宽阔,水急浪大,两岸高山峭壁,是云南和四川的天然分界。5月3日晚,红军先头部队干部团到达云南禄劝县,并控制了渡口。5月4日,红军先头部队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全部渡过了金沙江。
故事三:草地夜行
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三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让他们走在后面。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着他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他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比他们瘦得还厉害呢。一天,老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他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老班长尽一切努力,但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良,他最终还是倒下了,永远闭上了眼睛。
故事四:七根火柴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张望着。远远近近的红军部队,都向泸定桥的方向奔驰着。天空像透明似的,只有几片白云在飘动,一轮灿烂的红日,把泸定桥西岸的巍峨的雪山照得清清楚楚。
卢进勇从背上摘下干粮袋,摸出那硬邦邦的、还带着体温的七根火柴,交到了卢进勇的手里。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片河滩里。他弯下腰,瞅准了,又猛的一下扑到在河里。水,刺骨的冰水,咬着,咬着卢进勇的每一条筋骨。他一只手抓着卢进勇的肩膀,另一只手哆嗦着去开火柴盒。火柴盒打开了,但是火柴并没有被卢进勇拿出来。卢进勇觉得卢进勇的力气已经用尽,手指也僵硬了,他的手一松,身子一挺,便倒了下去。
风,无休止地吼叫着;卢进勇的身子不时被吹落下来的枯枝打中。他的眼前时而一片漆黑,时而被血红的晚霞照耀着。他的耳朵里灌满了急风暴雨般的、嘈杂而响亮的声音。但是,在这些时候,他耳朵里却另外有一个声音,一个清楚而有力的声音在呼唤着:“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串串的蒸气来。卢进勇从怀里把那带着体温的、留着党证和七根火柴的干燥的小树,放到他们跟前的篝火里。小树在烈士的胸膛里燃烧起来了,就像一颗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红星,在夜里走起路来是不会迷失方向的。
故事五:雪山小太阳
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被红军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雪山”。
夹金山一带空气稀薄,人坐下休息就再也起不来。有些人坐下休息就再也起不来。有些人坐下休息就冻死了。有些人走路不小心,掉进雪坑,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其中有些战士坐下休息就再也起不来,长眠于白雪皑皑的雪山之上。
部队后来到了山顶,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突然,有人喊:“你们快看呀!”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单薄、体型瘦小的女战士,倚靠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她浑身都被雪花覆盖着,但脸上却挂着满足的微笑。她的右手还紧紧握着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已经僵硬的小小的党证,她的身边散落着一个竹篓,里面装着许多火柴。
人们立即围了上去。这时,一个战士呜咽着说:“她就是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故事六: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七:半截皮带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由于缺衣少食,饥寒交迫,不少红军战士生病了。上级发下一些牛皮,让各连队熬成牛皮汤给战士们喝。当时,七班有六个病号,而老班长又生病不能出去,所以,每次熬的汤,老班长总是先让给病号喝。战士们喝到了鲜美的牛皮汤,老班长却忍饥挨饿,最后连皮带也煮着吃了。当战士们发现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鼓励他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见到毛主席,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后来,六名战士靠吃剩下的半截皮带走出了草地,他们把皮带保存在身边,永远记住老班长的恩情。
故事八:贺龙智取桐梓县
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到贵州桐梓县的时候,国民党军阀侯之担率领的一千多人马,正在娄山关一带固守,还准备继续“围剿”红军。娄山关地势险要,是遵义的要冲,红军决定消灭这股敌人。
贺龙决定智取娄山关。他命令部队白天休息,晚上行动。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红军悄悄地摸进娄山关,等敌人发觉时,红军已经发起了总攻。侯之担慌忙应战,但红军攻势太猛,敌人抵挡不住,只好向后山溃逃。红军乘胜追击,敌人退到遵义城,红军占领娄山关。娄山关一战,消灭了敌人五百多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红军打开了遵义的大门。
故事九:彝海结盟
在红军长征途中,通过彝族聚居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彝族人民对汉族军队存在深深的误解和敌意。然而,贺龙将军和红军将士们展现了极高的智慧和诚意,成功与彝族部落达成了“彝海结盟”。
当红军进入彝族地区时,他们首先尊重了彝族的风俗习惯,避免了与当地人民的冲突。随后,贺龙亲自会见彝族首领小叶丹,表达了红军的诚意和友好。在彝海边上,贺龙与小叶丹举行了庄严的结盟仪式,两人互相敬酒,誓言共同抵抗国民党的压迫,共同追求民族的解放和繁荣。
彝海结盟不仅消除了彝族人民对红军的误解和敌意,还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红军在彝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通过了彝族聚居区,为长征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彝海结盟也成为红军长征中的一段佳话,彰显了红军的民族团结精神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故事十:红军长征中的会师成功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甘肃的会宁县。在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此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会师,这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一页。这次会师标志着红军在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之后,完成了这一彪炳人类历史的军事奇迹。此外,在红军会师的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如一位小红军在轰炸中奋不顾身地保护了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魏煜,展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