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个寓言故事精选(简短寓言小故事启迪孩子的心灵)
以下是20个精选的寓言故事:
- 《掩耳盗铃》:春秋时期,有个贪婪又愚蠢的人,见到别人的大钟想占为己有。由于钟太大搬不动,他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抢,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砸钟,以为别人也听不见。结果,钟声引来众人,他当场被捉。
- 《邯郸学步》: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 《守株待兔》:一个农夫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农活,整天守着树桩,希望能再捡到撞死的兔子。结果,他再也没有捡到兔子,农田也荒芜了。
-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入水中,他在船上刻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他顺着记号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
- 《滥竽充数》: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挨个儿听他们独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 《买椟还珠》: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让原本的焦点——珍珠,被华丽的外包装——椟所掩盖。这个寓言故事告诫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和包装,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内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应该被正确地认识和珍惜,而不是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
《自相矛盾》:古时候,有个人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盾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自己的矛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
《叶公好龙》: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家里摆满了关于龙的各种物品。然而,当真正的龙出现在他家时,他却吓得魂飞魄散,狼狈不堪。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喜欢。
-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不如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
-
《狐假虎威》: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 乌鸦喝水**
在炎炎烈日下,一只乌鸦口干舌燥地飞到了一个村庄。它看到地上有一个水瓶,但水位太低,它的长嘴够不到水。乌鸦四处张望,突然看到旁边有一些小石子。它灵机一动,开始一颗一颗地将石子叼入水瓶中。随着石子的增加,水位逐渐上升,最终乌鸦成功地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2. 狐狸与葡萄**
在一个秋天的午后,一只狐狸走过一个葡萄园,看到了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它非常想吃,但无论它如何尝试,都无法摘到葡萄。最后,它只能无奈地离开,边走边安慰自己说:“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对于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会进行贬低和否定,以此来安慰自己。
**3. 狼与小羊**
一只狼在溪边遇到了一只小羊,它想找个借口吃掉小羊。于是它指责小羊说:“你怎么敢污染这清澈的溪水?”小羊辩解道:“我站在下游喝水,怎么可能污染上游的水呢?”狼又指责小羊去年骂过它的父亲,小羊再次辩解说那时它还没有出生。狼听后,不再找借口,直接扑上去吃掉了小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强权者,无论你怎么辩解,都是无用的。
**4. 龟兔赛跑**
乌龟和兔子要进行一场赛跑,兔子自恃速度快,看不起乌龟,于是在比赛中途睡着了。而乌龟虽然速度慢,但它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兵必败,而坚持和毅力往往能战胜速度。
**5. 农夫与蛇**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的蛇,他心生怜悯,将蛇放在怀中温暖。然而,蛇苏醒后,却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因此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恶人,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可能招来更大的灾难。
**6. 狼来了**
一个放羊的孩子多次欺骗村民,说狼来了,结果当狼真的来时,没有人再相信他,导致他的羊被狼吃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撒谎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7. 蝉与蚂蚁**
夏天,蝉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而蚂蚁则在忙着储备食物。冬天来临,蝉因为没有食物而饥饿,于是向蚂蚁乞求食物。蚂蚁质问蝉:“夏天你为什么不储备食物?”蝉回答:“那时我在唱歌。”蚂蚁讽刺道:“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图眼前的快乐而忽视了未来的生活。
**8. 狐狸与刺猬**
狐狸看到刺猬的刺上挂着许多果实,非常羡慕。它试图模仿刺猬,但每次都因为自己的皮毛光滑而失败。最后,狐狸只能无奈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盲目模仿别人往往会适得其反。
**9.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在睡觉时,被一只老鼠吵醒。狮子非常生气,想要吃掉老鼠。老鼠哀求道:“请放过我,我会报答你的。”狮子不屑地放了它。后来,狮子被猎人捕获,老鼠听到了它的哀嚎,用尖锐的牙齿咬断了绳索,救了狮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人的力量,即使是弱小的个体,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10. 三个工匠**
有三个工匠,一个石匠、一个木匠和一个铁匠,他们在同一条街上工作。石匠嘲笑木匠和铁匠的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最有价值。然而,一天,一场大雨冲毁了街道,石匠的石雕被冲走,而木匠和铁匠的木桥和铁桥却帮助人们度过了难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不要妄自尊大,轻视他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