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数说美国2022:枪支暴力成不治之症

发布时间:2023-01-03 16:50:46来源:
 刚刚过去的2022年,新冠病毒感染等流行病在抗疫不力的美国继续夺去无数生命。而作为“另一种流行病”,愈演愈烈的枪支暴力又让控枪不力的美国付出了何等代价?

  大量数字共同给出了血淋淋的事实。

  犯罪大国成了“万人嫌”

  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2022全年,美国共有44186人死于不同形式的枪支暴力,其中超过2万人死于他杀。

 

 

  尤其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造成除枪手外4人以上死伤的大规模枪击案在2022年共发生了647起。

  这是美国大规模枪击案数量连续第三年超过600起。

  而越来越频繁充斥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的大规模枪击案,甚至在美国催生出一类新的新闻报道人员——“大规模枪击案记者”。

  更骇人听闻的是,2022年死于枪击暴力的17岁以下美国少年儿童达1660人。枪支暴力已成为美国孩子的“头号杀手”。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校园枪击案。

  2022年5月得克萨斯州尤瓦尔迪县罗布小学特大枪击案造成包括19名儿童在内的21人丧生,是自2012年造成20名儿童丧生的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后近十年来,美国遇害人数最多的一起校园枪击事件。

  2022年,全美中小学(K-12学校)发生的校园枪击案达到302起;蓄意枪击事件和意外枪击事件分别增加了46%和21%,双双创下历史纪录。

  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与改革委员会去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过去十年枪支暴力事件的激增,美国五大主要枪支制造商仅靠销售AR-15型半自动步枪就获利超过10亿美元。

  这款军用级别的攻击型武器已经被多次用于震惊全美的大规模枪击事件,被认为是枪手的“首选武器”。

  种种数字足以证明,美国当今的枪击暴力流行病几乎重于历史上任何时期,而“枪比人多”显然是最大祸根。

  据保守估计,美国流通枪支总量约为3.9亿支,相当于每100名居民拥有120.5支枪。枪支拥有率独冠全球。

  如此恐怖的枪支暴力,让美国即使在西方世界也成了“万人嫌”。

  美媒去年11月底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美国暴力事件频发,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在内的9个国家已发出针对美国的旅行警告。

  “美国政治现实已无力改变这一常态”

  枪支暴力日复一日吞噬着生命,但在政治极化和党争加剧的当今美国,控枪早已陷于无解循环。

  去年5月发生纽约州布法罗市非洲裔社区枪击案和得州尤瓦尔迪县小学枪击案后,美国国会两党迫于外界巨大压力,在6月通过《两党安全社区法案》。

  然而,这份被吹嘘为“近30年来最重要突破”的所谓“控枪法案”却与“控枪”扯不上多少关系。

  更为讽刺的是,就在这项“控枪法案”通过前仅两小时,保守派法官占多数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纽约州已经实施百年的限制民众在外隐蔽携枪的法律,使各州和地方政府监管枪支的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追踪”网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比3的表决结果,首次承认个人有权在公共场所携带上膛的枪支。这一裁决迫使曾有严格控枪标准的6个州放宽了限制,同时还颠覆了以前由下级法院对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权。

  《纽约时报》评论称,在最高法院的推动下,“两个美国”正在以红色(代表共和党)和蓝色(代表民主党)为界,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民主党人控制的美国国会众议院曾于2021年3月和2022年7月分别通过《购枪背景调查扩大法案》和《禁止攻击性武器法案》。

  2022年发生过大规模枪击案的70个美国城市的市长12月初联名致信国会参议院两党领导人,呼吁他们在2022年底前通过一直搁浅的上述两项法案。但民主党人表示,由于缺乏共和党人的支持,参议院通过这些法案的前景并不乐观。

  正如不可能管住美国的枪支一样,想在美国打赢针对枪支制造商的官司同样难比登天。因为美国国会两党早在2005年就通过一项《武器合法商业保护法案》,赋予了枪支制造商和经销商在大多数诉讼中的广泛豁免权。

  正是由于该法的保护,全美范围内获得联邦许可证的枪支经销商在过去五年中又增加了2000家,总数达到7.16万家。

  在美国沃克斯新闻网看来,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之所以“独特而持久”,是因为拥枪观念自美国建立之日起就深深植根于该国政治、文化和法律之中。

  而迄今为止的美国政治进程,已被证明无力改变这一常态。

  《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有关枪支的“政治叙事”一直被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所代表的特殊利益集团、保守派政客、枪支制造商所控制。除非美国民众愿意通过增加国会选区数量来削弱国会议员的权力,否则枪支暴力危机将无限期继续下去。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王全文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