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刺客”、开售“秒光” 五一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发布
随着2024年五一假期的结束,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了五一假期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景区旅游、消费服务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其中“价格刺客”和热门商品开售“秒光”现象尤为突出。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到2.95亿,同比增长7.6%,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同时,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也达到了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然而,在旺盛的消费需求下,一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热情,通过提高价格或设置不合理的消费门槛来“刺伤”消费者的心。
在交通出行方面,热门线路的火车票开售“秒光”现象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无奈。一些消费者反映,在购票时遇到了“12306秒没”的情况,即火车票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此外,“买长乘短”的现象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景区旅游方面,部分景区发生的安全事故和拥堵问题也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报告指出,这些事件暴露出景区在应急能力和准备工作上的不足。同时,一些景区内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过高,也让消费者感到“被刺”。
在消费服务领域,“价格刺客”现象尤为突出。一些商家在节日期间提高商品价格,甚至以次充好,让消费者在享受服务时感到“不值”。例如,有消费者反映,在餐厅点了一份叫花鸡,结果却发现里面根本没有鸡。
在文化娱乐方面,虽然各地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但演出效果不佳、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的投诉。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热点不断,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商家应该遵守诚信经营的原则,不得以欺诈、误导等方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各地各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消费前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避免被“价格刺客”所伤。同时,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