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海洋主场活动在浙江举行
2024年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海洋主场活动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自然资源部东海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舟山市人民政府等多部门共同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基层社区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社区代表以及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阮飙在活动上表示,浙江省作为海洋资源大省,一直高度重视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构建了海洋灾害风险全链条闭环防控体系,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4%以上,并建成了“覆盖近海、延伸外海”的海洋综合立体观(监)测网络,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多项精彩纷呈的环节。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为应对海洋热浪极端事件提供预报保障服务。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则发布了“中国海洋水色卫星黄东海影像及遥感指数数据集”,为黄东海浒苔绿潮、赤潮和海上溢油等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提供科技支撑。此外,浙江海洋防灾减灾数字宣传使者“浙小静”也同步亮相,为公众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活动还举办了多项专题论坛和研讨会,围绕海洋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科普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此次“全国防灾减灾日”海洋主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浙江省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也为全国沿海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浙江省将继续加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预警监测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共同守护蓝色国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