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基金业协会同时发声!
其中,证券业协会发布了《树立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倡议书》,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
证券、基金业协会双双发布行业道德倡导书
证券业协会方面,发布了《树立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倡议书》。
根据披露,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倡议书》从守法合规、诚实守信、专业精进、审慎稳健、长期理念、勤勉尽责、廉洁自律、珍惜声誉、服务实体、金融报国等方面,提出“十个坚持”和“十个反对”。
《协议书》称,下一阶段,协会将充分发挥自律组织作用,引导行业机构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和行为规范深度融合,引导文化建设与党建活动要求、历史文化传承、专业能力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督促证券公司深刻认识行业发展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转变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榜样的力量,抓典型、树标杆,形成人人争当先进、荣誉创造价值的氛围。
强化自律措施在惩戒违法违规、督促合法从业方面的引导和震慑作用,抓后进、严惩戒,持续提升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操守,形成声誉约束。
《协议书》称,行业机构要将践行证券行业荣辱观和强化从业人员道德水平建设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自觉履行行业文化建设和从业人员道德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突出党建引领,着力强化员工执业行为管理,廉洁从业管理、道德品行管理,加强内部问责,有效防范从业人员道德风险。
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将践行行业文化理念、廉洁从业等要素纳入人员年度考核并起到重要作用。
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导向,强化从业人员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注重培育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增强从业人员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的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基金业协会方面,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
根据披露,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公约》从党的领导、初心使命、守法合规、信义义务、长期主义、廉洁从业、立德修身、作风端正、言论得当、公司管理等十个方面作出了规范,对公募行业提出四条要求:
一是坚守“初心”,拥护党的领导,强化使命担当;
二是恪守“底线”,坚持守法合规,践行信义义务;
三是针对少数从业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奢靡炫富、生活作风不正、言论失当等重点问题,明确彰显监管、自律态度;
四是强化行业机构人员、薪酬管理的主体责任。
本次《公约》共包含了全体公募基金管理人以及部分销售、托管机构,共计170多家会员单位的联合盖章。
上述条款中,“珍惜声誉”、“薪酬管理”、“奢靡炫富”、“生活作风不正”、“言论失当”等受到机构人士关注。
“使命、守法合规、不能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守的底线,多次强调也不过分。但薪酬、炫富、生活作风、言论失当这些问题,可能是直指近两年连续受到舆情关注的行业事件。”有机构人士称。
尽管本次发布的是公募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但后面牵涉的则是整个证券基金行业近两年来暴露的问题。
薪酬与炫富
2022年初,中泰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在网上晒工资单,揭开了社会对证券基金行业高薪的关注序幕。
彼时,年收入超224万元的非银首席分析师的工资单,引起了社会舆情的广泛讨论。
这件事后,便有券商紧急发布内部通知,对员工日常上班进行行为准则约束,避免炫富、高调等行为对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其中,对于员工穿戴的包袋、手表、汽车等奢侈品做出了约束,并对对应产品进行了价格“规范”。
但这一“规范”的底价之高,又引起了舆情的一次关注。
随后,证券行业便流出了证券业协会《关于开展行业薪酬管理制度调研的通知》。“券业降薪”的话题一度甚嚣尘上,并像证券基金从业人员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人都在打听同行谁已经开始降薪、自家公司会不会降薪。
“最早流传出降薪是从一些券商中层开始。因为高管降薪需要在年报里披露,会被社会广泛关注,一线员工大面积降薪又可能引起从业人员不满,除非整个行业都大面积降薪。不然员工不满的情绪又可能将公司送上热搜。只有中层的薪酬最好调整,一方面不用披露,另一方面相较一线员工又比较稳定。”有机构人士称。
在随后的整个2021年、2022年上半年,部分券商、基金借着市场行情不好,在悄悄降薪,从业人员也在打听,哪些机构在降薪。
而最后,关于证券基金行业高薪的话题,最终在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年初被推向了一个热潮。
2022年7月,中金公司90后券商交易员家属在小红书上晒了丈夫月薪超8万的收入,不仅让金融业外人士惊呼高薪,连金融行业内的同行也觉得非常高。舆情的发酵,导致中金公司第二天就火速开除了相关交易员,这位炫富的家属也被网友评价“实力坑夫”。
2023年1月,又有网络资料爆料,中金资管的投资经理因为私人生活问题,牵涉进桃色舆情,被爆出来甚至比上述研究员更高的薪酬。
同样是2023年1月,永赢基金的员工又被身边的亲属爆出身涉桃色新闻,在网络爆出来的视频文件中,亦提到了员工高薪问题。
涉事的公司在事发后便立即对相关员工进行了处理,但发酵的舆情似乎成了挤压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的“最后一根稻草”。
“证券基金行业的薪酬和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高层的关注。”有券商高层管理人士称。
今年2月,中纪委发表了《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文,提出要破除“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等错误思想。整治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结合中金公司、永赢基金的事件,上述文章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机构高层见面时必谈的话题。
而随着今年3月份上市券商陆续发布年报,券业大面积降薪几乎成为了“明牌”。
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12日,在有可比数据的22家券商中,有19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降,其中招商证券下降39.37%,中金公司则下降29.60%。
高管年度薪酬总额方面,有18家券商出现下调,其中中金公司下调幅度接近56.30%,申万宏源下调近54.16%,东兴证券为61.24%。
“但是2022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行情不好,从业人员的收入打折扣也是正常情况。新的一年市场行情如果好转,从业人员的收入是否会增长或是维持现状,还很难说。”前述机构人士称。
“证券基金行业内部的‘贫富分化’非常大,有些一线员工就是领着全国白领的正常工资,但有些人却因为赶上的市场机会、或者牌照红利,的确拿到了不菲的收入。或许在薪酬调节中,如何抛弃‘运气因素’,给予员工好的价值定价,是证券、基金公司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该名机构人士称。
生活作风与言论不当
生活作风不正与言论不当,则和前述的行业高薪紧密挂钩。
“你看互联网公司最火热的那几年,19年、20年左右,经常有PDF文件、或者网络爆料,‘举报’互联网大厂员工的出轨、婚外情等等,以及当时有阿里的员工大闹食堂。但是当整个互联网行业受挫,大厂员工手里的股票贬值,大家面临着裁员、降薪的局面下,这两年连这种桃色爆料也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网民天天吃金融行业的‘瓜’。”前述机构人士称。
证券、基金行业从业人员的生活作风问题,是网民们最爱津津乐道的“瓜”,而前述提及的引起广泛讨论的高薪事件,亦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当事人身涉桃色新闻,被爆料的时候顺带爆出了高昂的薪酬数字。
这使得证券业、基金业协会双双出手,不仅要对薪酬管理提出倡议,更要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生活道德提出倡议。
另一个总是引起舆论关注的则是证券基金从业人员的言论问题。
“公募基金还好,因为公司相对券商比较小、人员比较好管理,同时也本来就有对市场的宣传需求,所以内部对于从业人员的言论合规问题经常强调,大家也比较谨慎。但是券商各个业务部门的从业人员非常多,近两年来因为言论夸张而引发市场舆情的往往在研究所这个业务部门。因为其他业务人员都是做项目,但研究所本身,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分析师们就是靠在市场‘出名’来打下行业地位,所以不少分析师的确会经常说一些博眼球的言论。”有券商人士称。
近期,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陈杭和2022年在朋友圈高喊4000点的美女分析师谭珺又因为互相言论“开撕”,登上了舆情关注热点。
2022年,因为谭珺彼时的言论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并引起合规性质疑。事发之后,互为上下属关系的陈杭与谭珺,双双离开方正证券。
最近一次舆情,关于对陈杭个人的一些爆料,又引起了从业人员的关注。
尽管陈杭对网传内容进行了否认,并称已对造谣的自媒体发了律师函。但网传爆料内容涉及到诸多个股,是否真的存在违规行为,有待观察。
陈杭称,那些股票,都可以随便写,我都发过报告,看多少亿,都是被随便说的。
这次爆料内容涉及的个股以及爆料信息发出就跌的分别是:京东方(-90%)、北方华创(-60%)、凤凰光学、上海贝岭(-60%)、雅创电子(-60%)、江淮汽车(-50%)、晶丰明源(-50%)、三安光电(-40%)、金阳新能源(一天跌60%)、芯朋微(腰斩)。
就京东方而言,股价最高点在2021年4月27日。尽管在2021年4月份陈杭出具的研报中,未对京东方设置目标价,但当时陈杭对京东方出具的2021-2023年营收预测分别是为2053.97、2206.24、2334.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67、244.37、271.95亿元,给予了“强烈推荐”的评级。
但实际上,京东方2021年、2022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193.10亿元、1784.14亿元,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258.31亿元、75.51亿元。股价亦的确一度腰斩。
上述个股中,雅创电子不像京东方等股票一样一路走低,而是股价有所反复。从陈杭出具的研报来看,共对这家公司覆盖过5次,其中有两次是“精准”推在股价顶点。
而对于其是否“每次都是最高点给基金经理推票,给身边人推票,每次都必须自己有利可图才推”,目前尚难以定论。
不过,陈杭此前因怼过中芯国际业务专家“你算老几”,上过舆论热搜。
“这样的舆情与爆料无疑会影响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在大众心目中专业性的形象,金融行业本身应该是一个以诚信为基点提供服务的行业。”前述机构人士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