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装不惧冰雪运动 运动场馆多举措开展安全提醒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荇
英国诺丁汉黑豹冰球队球员亚当·约翰逊日前在比赛中遭遇意外,被对手冰刀割喉后不幸伤重去世,年仅29岁。事件发生后,一些冰雪项目的安全问题被广泛讨论,正准备让孩子学习冰球运动的家长,甚至因此打起了退堂鼓。
羊城晚报记者近两日走访了解到,相比于公众熟知的棒球、橄榄球、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冰球运动项目造成的伤残、死亡率较低,防止意外伤害的关键是穿戴完整的安全护具。业内人士提醒,开展相关运动时做好有效防护,能进一步降低风险系数,杜绝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
意外发生与未穿戴护具有关
因意外去世的英国球员亚当·约翰逊曾经有过北美NHL顶级冰球联盟的打球经历,是一名职业冰球球员。曾任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技术统计监督的王时豪对亚当·约翰逊事件表示惋惜,他同时提到,根据北美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北美排名前五的危险运动中,冰球项目并不在其中,相反橄榄球、棒球、长曲棍球、山地骑行之类的项目榜上有名。冰球项目上发生的所有重大伤残事故,都有一个关键原因——安全护具佩戴不齐。
从公开的事故视频中可见,亚当·约翰逊在比赛中没有佩戴护颈装备。据悉,护颈由海绵和一些布料构成,主要用于保护颈部动脉,防止球杆杆刃或是冰刀划到脖子,导致颈动脉破裂。不过在成年组世界锦标赛或职业冰球比赛中,运动员佩戴护颈的比例并不高。
王时豪表示,按照规则,成人运动员如果签署了免责声明,是可以选择不佩戴护颈的。但对于U18、U20组别的比赛,国际冰联世界锦标赛则强制运动员佩戴护颈。
针对亚当·约翰逊事件,王时豪特意录制了一条科普视频上传到个人社交平台,提醒青少年佩戴护颈的重要性。他回忆说,前两年在俄罗斯举行的青少年U18比赛也曾出现过一次严重事故,一名球员私自拆卸了头盔侧面的护耳,结果冰球击中他的耳部导致他头骨碎裂而死。
“冰球项目拥有一套完整的防护装备,希望大家积极佩戴,不要因为不舒服或为了耍帅,私自拆卸有效部位的防护装备。尤其在青少年阶段,护颈、护齿、护肘、护胸、全护面笼或面罩头盔等都要正确佩戴。”王时豪表示,“谁都不能保证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我们能做的是穿好全套护具,保证自身安全。”
这两天,国外社交平台对于“是否应该强制成年职业冰球比赛佩戴护颈”的话题讨论也颇热。不过,资深业内人士预测,亚当·约翰逊事件虽然能起到警醒作用,但顶级联赛更改规则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次意外的发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这给更多人提了醒,不能因顶级联赛中运动员不佩戴相关护具,我们在运动中也不戴。一套护颈装备大约100元,戴上就能杜绝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某业内人士表示。
冰雪运动场馆多举措开展安全提醒
亚当·约翰逊事件发生后,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多家冰雪运动场馆,对更安全地开展冰雪运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了解。
在广州,记者到访的冰雪运动场馆里,随处可见提醒顾客穿戴安全护具的指示牌。例如,在正佳广场冰河湾真冰溜冰场,进入场馆后墙上的入场须知上就写着“须佩戴头盔、护具、头套”等字样的提醒。为了防止客人忽视这一提醒,入场后,场馆工作人员还会发放一张宾客须知纸条,上面也对佩戴相关护具作出了提醒。同时,场馆在冰场入口、租借溜冰鞋以及购买护具的柜台前张贴了类似的提醒。场馆内的两台电视机也循环播放安全须知以及如何穿戴护具的短视频。
场馆工作人员表示,冰场上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有两种,一种是手被冰刀割伤,另一种是崴脚、扭伤等意外。为了减少第一种情况的发生,冰场强调顾客要佩戴手套。自从推广佩戴手套后,此类伤情减少了90%。此外,场馆工作人员还会通过实时监测,对一些速度过快的滑冰者进行提醒。“不过由于我们的冰场较小,滑冰人数偏多,大多滑行者速度并不快。再加上近年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顾客会聘请教练,冰场内发生的意外事故也在逐年下降。”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走访还了解到,大部分冰场会分场地、分时段开展冰球训练和花样滑冰运动。若是分时段开展,冰球训练大多安排在非营业时间,且多为初学者参加,以教授基本技巧为主,参训人员运动时速度较慢,危险性比较低。
运动要做好防护、量力而行
“冰球鞋鞋底有一个凹槽,由两组冰刀刃组成,像一个M型,运动时需要用到‘M’的两个尖。因涉及磨刀石的损耗、后期的维护等,现在很多冰场为了节省成本提供的是不开刃的冰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冰场提供的是一种U字型冰刀,这类冰刀并不锋利,既满足了普通人的运动需求也节省了成本,还进一步降低了危险系数。
小学四年级的童政博已在广州学习冰球4年。童政博的母亲介绍:“每次上冰,教练都会提醒他穿好护具,否则不能上冰。我们有一整套护具,包括头盔、护胸、护肘、手套、护膝等,基本上是全身包得紧紧的。购买这套装备需要5000元至10000元。”
对冰球运动的安全性,童妈妈表示:“刚开始我有一点顾虑,但和教练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发现这项运动的危险系数并不高。尤其是低年龄段人员运动时对抗性不强,只是作为普通锻炼,问题不大。”
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技术官员谭嘉欣来自广东,执裁冰球项目已经5年。在她看来,冰球给人的印象比较危险,主要是因为其运动速度快,实际上冰球运动的护具安全系数很高,护具是硬壳的,能够从头到脖子到四肢给予全部的保护。“对比其他球类运动来说,足球运动球员只有一个护腿板,更多的是靠肌肉力量控制,而冰球的护具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保护。”谭嘉欣表示。
谭嘉欣提醒,初学者甚至是有一定基础的冰雪项目学员要量力而行,“安全意识也与能力的提升有关,譬如说我不会越级参加不适合、不是我年龄段的赛事。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成长情况、身体状况不一样,冲撞能力、速度也都不一样。我们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要参加的赛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